分身有女朋友! 阿凡達(Avatar) – 擴增實境 (augmented reality)
熱血的 阿凡達 上映了, 很熱血的用了信用卡的優惠去體驗一下耗資 100億台幣 的聲歷其境, 想到自己以前學 3D 時調整人物動作的艱辛, 看到這部片子中的 3D 人物, 利用動作捕捉技術, 創造具有生命力的情感, 真是令人感動。
在戲外,真人利用動作捕捉技術 表現動作,在戲內,下肢癱瘓的前海軍陸戰隊員蘇傑克躺進控制艙,控制自己的阿凡達(Avatar),這種橋段,令我想到許多我看過的電影,都是利用本尊遙控分身,像是近來布魯斯威利演的獵殺代理人(Surrogates)(布魯斯威利是警探,他的分身替他外出辦案),最令安森印象深刻的是湯姆克魯斯演過一部片,叫做 關鍵報告(Minority Report)(湯姆克魯斯也是警長,他進入預防犯罪機構,利用機構內的先知預測犯罪),都是很鮮明的例子,好萊屋集中資本創造了人類的想像,有許有一天真會成真吧?
我們在電影院戴上3D眼鏡,可以深刻體驗空間感,如果我們戴上一種眼鏡,可以為我們分析週遭的事物,那就是擴增實境 (augmented reality)了,這些本尊們躺進自己的控制艙,進入實體世界中,可以解讀成另一種擴增實境(如果您有別的想法,也歡迎回覆喔)!
澳洲演技新星山姆沃辛頓(Sam Worthington),具有一種天真的誠實感,由他來演這個角色,以博取納美人的信任 (臥底),真是再合適不過,雪歌妮薇佛(Sigourney Weaver)戲份不多,仍可以看到他強悍的氣質,其他的壞蛋角色也演得很傳神。
最後, 有點嚴肅, 人類一直說要 “拯救地球“, 劇中也伸張了人類應該 保護環境 的意識, 本期商業周刊1152期中, 朱雲漢先生發表了一篇文章: “人類之後的地球” 說: 地球其實不需拯救, 需要拯救的是人類的文明, 如果人類不存在 , 地球還會生生不息的存在…
確實, 人類做為地球上的過客, 應該避免 互相傷害 (毒食品, 毒奶粉), 應該避免 自我傷害, 讓未來的人類來承擔後果, 並不是好的觀念。
阿凡達 keypoint:
1. 特效: weta 工作室 (彼得傑克森)
2. 開拍到上映: 耗時兩年半
3. 影片造價: 約一百二十九億台幣
4. 拍攝地點: 夏威夷、紐西蘭、洛杉磯、美國加州。
關於擴增實境, 美國MIT Media Lab(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的天才學生普拉納夫(Parn avMistry),發明了一項結合實體和虛擬的科技, 您可以看看:
Avatar 線上遊戲與 虛擬世界, 也可以 Avatarize Yourself , 上傳照片, 變身阿凡達: 去看看
張貼於art, design, knowledge, life, movies, observation | 標籤:augmented reality, Avatar, Avatar 線上遊戲, Avatarize Yourself, 獵殺代理人, 科幻片, 納美人, 關鍵報告, 蘇傑克, 阿凡達, 阿凡达, 雪歌妮薇佛, 麻省理工學院, MIT, Parn avMistry, Sam Worthington, Sigourney Weaver, weta, 動作捕捉技術, 商業週刊, 奈蒂莉, 山姆沃辛頓, 拯救地球, 擴增實境, 人類之後的地球

用LINE分享給朋友:
這篇文章的QR CODE:(用手機掃我)